Snowflake(雪花算法),什么情况下会冲突?
文章首发在公众号(龙台的技术笔记),之后同步到博客园和个人网站:xiaomage.info
分布式系统中,有一些需要使用全局唯一 ID 的场景,这种时候为了防止 ID 冲突可以使用 36 位的 UUID,但是 UUID 有一些缺点,首先他相对比较长,另外 UUID 一般是无序的
有些时候我们希望能使用一种简单些的 ID,并且希望 ID 能够按照时间有序生成
什么是雪花算法
Snowflake 中文的意思是雪花,所以常被称为雪花算法,是 Twitter 开源的分布式 ID 生成算法
Twitter 雪花算法生成后是一个 64bit 的 long 型的数值,组成部分引入了时间戳,基本保持了自增
SnowFlake 算法的优点:
- 高性能高可用:生成时不依赖于数据库,完全在内存中生成
- 高吞吐:每秒钟能生成数百万的自增 ID
- ID 自增:存入数据库中,索引效率高
SnowFlake 算法的缺点:
依赖与系统时间的一致性,如果系统时间被回调,或者改变,可能会造成 ID 冲突或者重复
雪花算法组成
snowflake 结构如下图所示:
包含四个组成部分
不使用:1bit,最高位是符号位,0 表示正,1 表示负,固定为 0
时间戳:41bit,毫秒级的时间戳(41 位的长度可以使用 69 年)
标识位:5bit 数据中心 ID,5bit 工作机器 ID,两个标识位组合起来最多可以支持部署 1024 个节点
序列号:12bit 递增序列号,表示节点毫秒内生成重复,通过序列号表示唯一,12bit 每毫秒可产生 4096 个 ID
通过序列号 1 毫秒可以产生 4096 个不重复 ID,则 1 秒可以生成 4096 * 1000 = 409w ID
默认的雪花算法是 64 bit,具体的长度可以自行配置。如果希望运行更久,增加时间戳的位数;如果需要支持更多节点部署,增加标识位长度;如果并发很高,增加序列号位数
总结:雪花算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可以根据系统内具体场景进行定制
雪花算法适用场景
因为雪花算法有序自增,保障了 MySQL 中 B+ Tree 索引结构插入高性能
所以,日常业务使用中,雪花算法更多是被应用在数据库的主键 ID 和业务关联主键
雪花算法生成 ID 重复问题
假设:一个订单微服务,通过雪花算法生成 ID,共部署三个节点,标识位一致
此时有 200 并发,均匀散布三个节点,三个节点同一毫秒同一序列号下生成 ID,那么就会产生重复 ID
通过上述假设场景,可以知道雪花算法生成 ID 冲突存在一定的前提条件
- 服务通过集群的方式部署,其中部分机器标识位一致
- 业务存在一定的并发量,没有并发量无法触发重复问题
- 生成 ID 的时机:同一毫秒下的序列号一致
标识位如何定义
如果能保证标识位不重复,那么雪花 ID 也不会重复
通过上面的案例,知道了 ID 重复的必要条件。如果要避免服务内产生重复的 ID,那么就需要从标识位上动文章
我们先看看开源框架中使用雪花算法,如何定义标识位
Mybatis-Plus v3.4.2 雪花算法实现类 Sequence,提供了两种构造方法:无参构造,自动生成 dataCenterId 和 workerId;有参构造,创建 Sequence 时明确指定标识位
Hutool v5.7.9 参照了 Mybatis-Plus dataCenterId 和 workerId 生成方案,提供了默认实现
一起看下 Sequence 的创建默认无参构造,如何生成 dataCenterId 和 workerId
public static long getDataCenterId(long maxDatacenterId) {
long id = 1L;
final byte[] mac = NetUtil.getLocalHardwareAddress();
if (null != mac) {
id = ((0x000000FF & (long) mac[mac.length - 2])
| (0x0000FF00 & (((long) mac[mac.length - 1]) << 8))) >> 6;
id = id % (maxDatacenterId + 1);
}
return id;
}
入参 maxDatacenterId
是一个固定值,代表数据中心 ID 最大值,默认值 31
为什么最大值要是 31?因为 5bit 的二进制最大是 11111,对应十进制数值 31
获取 dataCenterId 时存在两种情况,一种是网络接口为空,默认取 1L;另一种不为空,通过 Mac 地址获取 dataCenterId
可以得知,dataCenterId 的取值与 Mac 地址有关
接下来再看看 workerId
public static long getWorkerId(long datacenterId, long maxWorkerId) {
final StringBuilder mpid = new StringBuilder();
mpid.append(datacenterId);
try {
mpid.append(RuntimeUtil.getPid());
} catch (UtilException igonre) {
//ignore
}
return (mpid.toString().hashCode() & 0xffff) % (maxWorkerId + 1);
}
入参 maxWorkderId 也是一个固定值,代表工作机器 ID 最大值,默认值 31;datacenterId 取自上述的 getDatacenterId 方法
name 变量值为 PID@IP
,所以 name 需要根据 @
分割并获取下标 0,得到 PID
通过 MAC + PID 的 hashcode 获取16个低位,进行运算,最终得到 workerId
分配标识位
Mybatis-Plus 标识位的获取依赖 Mac 地址和进程 PID,虽然能做到尽量不重复,但仍有小几率
标识位如何定义才能不重复?有两种方案:预分配和动态分配
预分配
应用上线前,统计当前服务的节点数,人工去申请标识位
这种方案,没有代码开发量,在服务节点固定或者项目少可以使用,但是解决不了服务节点动态扩容性问题
动态分配
通过将标识位存放在 Redis、Zookeeper、MySQL 等中间件,在服务启动的时候去请求标识位,请求后标识位更新为下一个可用的
通过存放标识位,延伸出一个问题:雪花算法的 ID 是 服务内唯一还是全局唯一
以 Redis 举例,如果要做服务内唯一,存放标识位的 Redis 节点使用自己项目内的就可以;如果是全局唯一,所有使用雪花算法的应用,要用同一个 Redis 节点
两者的区别仅是 不同的服务间是否公用 Redis。如果没有全局唯一的需求,最好使 ID 服务内唯一,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单点问题
服务的节点数超过 1024,则需要做额外的扩展;可以扩展 10 bit 标识位,或者选择开源分布式 ID 框架
动态分配实现方案
Redis 存储一个 Hash 结构 Key,包含两个键值对:dataCenterId 和 workerId
在应用启动时,通过 Lua 脚本去 Redis 获取标识位。dataCenterId 和 workerId 的获取与自增在 Lua 脚本中完成,调用返回后就是可用的标示位
具体 Lua 脚本逻辑如下:
- 第一个服务节点在获取时,Redis 可能是没有 snowflake_work_id_key 这个 Hash 的,应该先判断 Hash 是否存在,不存在初始化 Hash,dataCenterId、workerId 初始化为 0
- 如果 Hash 已存在,判断 dataCenterId、workerId 是否等于最大值 31,满足条件初始化 dataCenterId、workerId 设置为 0 返回
- dataCenterId 和 workerId 的排列组合一共是 1024,在进行分配时,先分配 workerId
- 判断 workerId 是否 != 31,条件成立对 workerId 自增,并返回;如果 workerId = 31,自增 dataCenterId 并将 workerId 设置为 0
dataCenterId、workerId 是一直向下推进的,总体形成一个环状。通过 Lua 脚本的原子性,保证 1024 节点下的雪花算法生成不重复。如果标识位等于 1024,则从头开始继续循环推进
开源分布式 ID 框架
Leaf 和 Uid 都有实现雪花算法,Leaf 额外提供了号段模式生成 ID
美团 Leaf:https://github.com/Meituan-Dianping/Leaf
百度 Uid:https://github.com/baidu/uid-generator
雪花算法可以满足大部分场景,如无必要,不建议引入开源方案增加系统复杂度
回顾总结
文章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读者梳理了一遍什么是雪花算法,以及如何解决雪花算法生成 ID 冲突的问题
关于雪环算法生成 ID 冲突问题,文中给了一种方案:分配标示位;通过分配雪花算法的组成标识位,来达到默认 1024 节点下 ID 生成唯一
可以去看 Hutool 或者 Mybatis-Plus 雪花算法的具体实现,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
雪花算法不是万能的,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场景。如果 ID 要求全局唯一并且服务节点超出 1024 节点,可以选择修改算法本身的组成,即扩展标识位,或者选择开源方案:LEAF、UID
创作不易,文章看完有帮助,点关注支持一下,祝好
Snowflake(雪花算法),什么情况下会冲突?的更多相关文章
- .Net Core ORM选择之路,哪个才适合你 通用查询类封装之Mongodb篇 Snowflake(雪花算法)的JavaScript实现 【开发记录】如何在B/S项目中使用中国天气的实时天气功能 【开发记录】微信小游戏开发入门——俄罗斯方块
.Net Core ORM选择之路,哪个才适合你 因为老板的一句话公司项目需要迁移到.Net Core ,但是以前同事用的ORM不支持.Net Core 开发过程也遇到了各种坑,插入条数多了也特别 ...
- 分布式Snowflake雪花算法
前言 项目中主键ID生成方式比较多,但是哪种方式更能提高的我们的工作效率.项目质量.代码实用性以及健壮性呢,下面作了一下比较,目前雪花算法的优点还是很明显的. 优缺点比较 UUID(缺点:太长.没法排 ...
- 分布式ID生成器 snowflake(雪花)算法
在springboot的启动类中引入 @Bean public IdWorker idWorkker(){ return new IdWorker(1, 1); } 在代码中调用 @Autowired ...
- 使用雪花算法为分布式下全局ID、订单号等简单解决方案考虑到时钟回拨
1.snowflake简介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,分布式应用系统已经见怪不怪,在分布式系统中,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ID,既然是ID那么必然是要保证全局唯一,除此之外,不同当业务还需要不同 ...
- Go语言实现Snowflake雪花算法
转载请声明出处哦~,本篇文章发布于luozhiyun的博客:https://www.luozhiyun.com/archives/527 每次放长假的在家里的时候,总想找点简单的例子来看看实现原理,这 ...
- 分布式主键解决方案之--Snowflake雪花算法
0--前言 对于分布式系统环境,主键ID的设计很关键,什么自增intID那些是绝对不用的,比较早的时候,大部分系统都用UUID/GUID来作为主键,优点是方便又能解决问题,缺点是插入时因为UUID/G ...
- Snowflake(雪花算法)的JavaScript实现
现在好多的ID都是服务器端生成的,当然JS也可以生成GUID或者UUID之类的,但是如果想要有序……这时就想到了雪花算法,但是都知道JS中Number的最大值为Number.MAX_SAFE_INTE ...
- 冒泡法的算法最佳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什么是O(n)
我在许多书本上看到冒泡排序的最佳时间复杂度是O(n),即是在序列本来就是正序的情况下. 但我一直不明白这是怎么算出来的,因此通过阅读<算法导论-第2版>的2.2节,使用对插入排序最佳时间复 ...
- snowflake 雪花算法 分布式实现全局id生成
snowflake是Twitter开源的分布式ID生成算法,结果是一个long型的ID. 这种方案大致来说是一种以划分命名空间(UUID也算,由于比较常见,所以单独分析)来生成ID的一种算法,这种方案 ...
- 高并发情况下分布式全局ID
1.高并发情况下,生成分布式全局id策略2.利用全球唯一UUID生成订单号优缺点3.基于数据库自增或者序列生成订单号4.数据库集群如何考虑数据库自增唯一性5.基于Redis生成生成全局id策略6.Tw ...
随机推荐
- Ubuntu常用软件安装
1.好用的截图Shutter,sudo apt-get install shutter
- 2015年12月01日 GitHub入门学习(二)手把手教你Git安装
序:Mac与Linux中,Mac都预装了Git,各版本的Linux也都提供了Git的软件包.下面手把手教你Windows下的安装. 一.Git Windows GUI 下载地址 msysgit htt ...
- 【python】正则中的group()
来源:http://www.cnblogs.com/kaituorensheng/archive/2012/08/20/2648209.html 正则表达式中,group()用来提出分组截获的字符串, ...
- IntelliJ IDEA手动配置连接MySQL数据库
先从菜单View→Tool Windows→Database打开数据库工具窗口,如下图所示: 点击Database工具窗口左上角添加按钮"+",选择数据库类型,这里以MySQL为例 ...
- POJ 2778 DNA Sequence (AC自动机,矩阵乘法)
题意:给定n个不能出现的模式串,给定一个长度m,要求长度为m的合法串有多少种. 思路:用AC自动机,利用AC自动机上的节点做矩阵乘法. #include<iostream> #includ ...
- VS 2017开发ASP.NET Core Web应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个重大Bug
今天试着用VS 2017去开发一个.net core项目,想着看看.net core的开发和MVC5开发有什么区别,然后从中发现了一个VS2017的Bug. 首先,我们新建项目,ASP.NET Cor ...
- centos7 系统安装问题汇总
centos7 系统安装问题汇总: 1.使用u盘 安装centos7时,一直提示:'.../dev/root does not exist,could not boot' 解决方法: 2.不能将原来 ...
- First:安装配置JDK and 部署Tomcat
(一)准备 百度云地址(win,64Bit): 1.tomcat(7.0):链接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f60DOGO5Hnj9bq-987FNrw 密码:6q55 2.j ...
- TLS与SSL之间关系——SSL已经被IEFT组织废弃,你可以简单认为TLS是SSL的加强版
TLS与SSL之间关系 原文地址:SSL vs. TLS - What's the Difference? from:https://juejin.im/post/5b213a0ae51d4506d4 ...
- python学习之老男孩python全栈第九期_day007作业
一.关系运算 有如下两个集合,pythons是报名python课程的学员名字集合,linuxs是报名linux课程的学员名字集合pythons={'alex','egon','yuanhao','wu ...